生活中有哪些被幸福填满的瞬间?
深夜加班回家,发现厨房里留着你最爱的汤;每次离家时看到被塞得满登登的行李箱;还是一句“妈妈,我饿了”,你最爱吃的菜就会全部出现在餐桌上……
好像“妈妈”就是拥有超能力的人,每当你找不到什么东西时,她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出来放到你面前,无数个被幸福填满的瞬间都有她的参与,而她幸福魔法的能量来源就是爱。
脐始于爱 反哺母亲
妈妈的幸福魔法不仅仅隐藏在生活点滴中,在生命的重要时刻母爱的“超能力”愈加明显。2009年,怀孕37周的李女士不幸被确诊患上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应该终止妊娠立即治疗的她,带着对新生命的期盼和身为母亲的强大意志与责任,不顾自己生命安危一心要把孩子生下来。在医生的悉心照护与妈妈“超能力”的加持下,孩子顺利出生。医生结合李女士的治疗方案,采集了李女士宝宝的脐带血进行制备后储存在北京市脐血库,随后在最佳时机用宝宝的脐带血对李女士进行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20年9月,北京市脐血库工作人员对李女士进行了回访。李女士身体恢复良好,继续发挥着她的“超能力”,用幸福填满和装饰着一家人的生活。谁也没想到,母亲拼着性命生下的宝宝,成为了为母亲开启新生的天使,母爱的“回响”唤醒了生命新的希望。
脐带血是一种优质的干细胞来源。科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大量能够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由于具有免疫原性低、对配型要求低、增殖能力强、细胞质量优等优势,来源于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进行移植治疗,应用在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中,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和一些遗传代谢病的治疗过程中是比较成熟的。”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副院长、血液肿瘤科主任孙媛说,随着现在医疗、采集技术的发展和脐带血制备、储存技术的进步,脐带血的细胞数量和细胞比例不断提升,实际临床应用中可以通过移植非常低的细胞数就可以达到植活的目的。
生命接力 续写生命故事
IV型黏多糖贮积症患者阿宝的母亲,果断做出再怀一个孩子的决定,用二宝的脐带血救治阿宝。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筛选健康的胚胎,怀孕并顺利生下小宝。最终,阿宝成功植入弟弟出生时留存的脐带血,疾病状况获得转机。
脐带血治疗应用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不少孩子都通过脐带血治疗重返校园和生活。11岁的小翊(化名)突发急性重型“再障”,病情严重,医生建议进行造血干细胞治疗。“当时有异体、自体移植两种治疗方案,考虑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排异反应较大,可能会引发一些后遗症。而自体脐血移植没有排异反应,孩子术后生活质量会更有保障,恰好我们之前为孩子储存了脐带血,因此选择自体移植作为首选方案。”小翊的父亲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休养,小翊各项指标已达到正常,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除小翊外,月月、源源、悦悦等多个孩子,通过自体脐带血移植治疗了神经母细胞瘤、再生再障碍贫血等相关疾病。
“脐带血是浓缩的造血干细胞,血量虽少,但细胞数量不少,细胞活性也并不低,比骨髓和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要多很多,这是脐带血移植明显的优势。”孙媛说,因为脐带血中含有其它多种类细胞,它在移植中还有多种用途。如脐带血在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后的辅助回输,减少移植后的合并症的发生。脐带血是在孩子出生断脐后采集,对供者没有伤害。作为早期细胞,脐带血里面还有其他活性成分,所以脐带血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率比骨髓和外周血来源的移植要明显降低,对移植后病人生存质量的维护非常有益。
生命密码 脐带血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国际国内有多个中心的研究已证实自体脐带血对脑瘫、自闭症、一些神经系统损伤和一些脏器功能恢复都有很好的疗效。”孙媛说,脐带血是人体早期的细胞成分,储存着人体早期的“生命密码”和“遗传信息”。如果孩子得了一些疾病,可以通过自体脐带血的研究和检测了解孩子的发病原因。
迄今为止,全世界应用脐带血的病例已经超过8万例,全国脐带血应用例数也已超过27000例。目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所应用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并有望在脑瘫、自闭症、脊髓损伤、糖尿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病区主任刘周阳说:“目前,脐带血应用在国际上是一个热门话题,我国也有很多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的脐带血应用研究达50多项。目前,脐带血主要集中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在骨髓衰竭、恶性肿瘤治疗方面,脐带血也开始有更多的应用前景。如今,脐带血应用于神经发育不良、智力发育不良、骨骼发育异常等疾病的科研进展和数据也非常乐观,我们相信,脐带血将在更多医疗领域有更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