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围产医学年会在京召开 脐带血临床价值和医疗前景获专家认可
2023-12-15 来源:原创 阅读数:969

     12月9日,2023年北京围产医学年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多家三甲医院的围产领域权威专家和学者围绕围产领域热点及最新科研进展进行学术交流。脐带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受到了与会嘉宾的关注和认可。从专家的成果汇报及交流中可以看出,脐带血干细胞对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儿科产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已显示出积极作用,在其他疾病治疗方面也将展现出美好前景。

 

权威专家齐聚北京围产医学年会

 

                                             image.png

 

12月9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办的“2023年北京围产医学学术年会”在北京民生金融中心召开。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围产医学会主任委员朴梅花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封志纯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教授等数十位产科儿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莅临现场。与会专家就围产领域热点问题及新进展开展了专家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数百位来自北京各医院的妇科、儿科医师代表及围产领域相关人士现场聆听会议。

孕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这段时间被称为“围产期”,此时胎儿的各个器官已经形成,需要在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进行一系列围产保健工作,使她们得到更好的保护。围产医学学术年会作为在孕妇和胎儿监护、预防和治疗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年会之一,对降低胎儿、婴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提高子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年的北京围产年会上,专家们围绕“双胎妊娠早产的预防”、“产儿合力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围产失血新生儿诊疗”、“脐带血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围产领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

 

脐带血临床价值获专家认可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从脐静脉采集获得的血液,因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多种免疫细胞,能有效治疗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及代谢类疾病。随着脐带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愈发成熟,在围产领域和新生儿疾病防治方面也展现出了独特优势。

image.png

 

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教授发表了题为“脐带血在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脐带血具有“实物储存”、“容易获取”、“免疫原性弱”等特点,其中含有的单个核细胞(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显示出了较大优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简称“BPD”)是早产儿近期或远期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并发症,死亡率高,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率高,影响早产儿存活质量。是早产儿特别是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疾病。干细胞疗法是目前治疗和缓解此病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封教授及其团队从长期开展的新生儿“BPD”临床治疗中发现,脐带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血管密度和肺泡间隔,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脐带血所含的单个核细胞富含干细胞和祖细胞,可实现自我更新,其旁分泌效应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对新生儿和早产儿“BPD”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前瞻性对照研究证实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防止极早产儿“BP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封教授表示,由于无排异反应等特点,自体脐带血干细胞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BPD”的治疗更具优势,在今后的临床科研中,将联合更多医院的产科、儿科与脐带血库展开深入交流合作,为更多患儿带去救治希望和指导。

 

脐带血多种类细胞应用价值广泛

 

随着脐带血临床应用及科研发展,它已更多地参与到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以外的其他疑难病的临床应用中,并取得了多方面突破;脐带血的应用从造血干细胞移植向细胞治疗、再生医学领域不断拓展。截至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的脐带血相关临床研究超过400项,涉及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自闭症、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还涉及艾滋病等其他难治愈病症的治疗。

脐带血所含的多种类细胞也已在多领域救治中展现出医疗潜力,除了造血干细胞,脐带血还含有被称为“人体修复大师”的间充质干细胞,被称为“抗癌特种兵”的T细胞以及被称为“人体卫士”的NK细胞等多种类细胞。这些细胞目前都已经参与到各类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并在脐带血一次次治疗患者时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image.png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朴梅花教授在点评封志纯教授分享的关于脐带血治疗“BPD”的课题时,也对脐带血的应用前景给予了肯定。她认为:“脐带血含有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多种类细胞。脐带血较容易获得,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和较弱的排异反应,可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疾病的治疗,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资源,也有望给妇幼领域和早产儿领域带来更多治疗希望。”